在城市繁華的深處 尋找一方歸心之所 厚植傳統(tǒng)文化底蘊 做傳統(tǒng)文化傳播者
傳統(tǒng)文化 名 未 名 走進學堂
活動目的
1. 了解中華文化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2. 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市民提供學習的機會;
3. 傳播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
活動安排
每周六早上 10:00-11:30
(9:45 簽到集合)
活動地點
黃埔區(qū)鐘氏祠堂/玉巖書院
(香雪公園旁)
活動詳情簡介
8月21
特邀講座
《走進新時代,傳承好家風》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風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現(xiàn)代傳承,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
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到國家天下,從正心誠意修身到治國平天下,一個不可越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家。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建設優(yōu)良家風,走進新時代,讓我們一起在講座中學習如何傳承好家風。到場即送精美小禮品哦!
8月28
開筆禮
開筆禮起源于春秋孔子時代,是中國傳統(tǒng)上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儀式的稱謂,它流傳久遠,是融合了心理學的兒童啟蒙教育形式,
俗稱“破蒙”。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謂人生四大禮之一,是慶賀人生進入一個
學本領, 學做人的新階段。本次活動將會學習到“開筆禮”的歷史由來、如何正衣冠、如何行古禮等。
9月04
傳統(tǒng)茶藝
茶學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其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各種藝術形式,融入了文學、藝術等,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
特色的中國茶學文化。學習傳統(tǒng)茶學文化,可提高個人綜合實踐能力,豐富知識,增強民族自信心。學生首先學習茶
歷史的演變,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學習茶的沖泡方法、奉茶禮儀等,活動結束,贈送每組家庭一份廣府紅茶小禮品。
9月11
特邀講座
《理論 實踐 成才》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如果只一味追求實踐求證而舍棄理論學習也并不能有效地達到成功成才。
如何正確地處理理論、實踐、與最終成才之間的關系,讓我們在特邀嘉賓的講座中一探所以。
9月25
古法押花
押花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來源于南北朝時期,唐代始有史料記載。這是一門根植于中國民間,囊括了所有傳統(tǒng)植物粘貼工藝、
在當代生活中更具創(chuàng)意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和藝術。學習押花藝術可以激發(fā)想象能力,享受創(chuàng)造喜悅;獲得抽象思維,培養(yǎng)心靈手巧;體
會工匠精神,陶冶良好性情;怡情幽會自然,實現(xiàn)心理療愈。
報名方式
公益活動,免費報名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蘇老師報名
每場活動人數(shù)有限,先到先得
可單獨報一場/連續(xù)報多場
防疫需求
為做好活動的疫情防控工作,確?;顒影踩?、順利開展,現(xiàn)作如下要求:
1.入場請出示本人粵康碼/穗康碼、行程碼并佩戴口罩,測量體溫無異常后方可入場。若您未佩戴口罩或存在發(fā)熱(體溫≥37.3℃)、咳嗽等癥狀,將謝絕入場;
2.粵康碼/穗康碼為紅色或黃色,或者行程碼顯示為綠色但21天內曾到達或途經中高風險城市或境外的人員,將無法入場;
3.參加活動者需全程佩戴口罩。
感謝您對本次活動的支持!疫情防控絕不可掉以輕心,讓我們眾志成城,攜手助力,為疫情嚴防嚴控貢獻一份力量。